四川省高教学会2015年年会入选论文目录 | |||
序号 | 单 位 | 作 者 | 论 文 题 目 |
1 | 成都大学 | 姜海,魏明 |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媒体资源整合探析 |
2 | 成都东软学院 | 孟 雯 | 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|
3 | 成都东软学院 | 温荷 | 基于虚拟实验室的实训管理系统创新研究 |
4 | 成都工贸技术职业学院 | 陈本锋 | 翻转课堂与法学教育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|
5 |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| 张双,秦雨萍,张冬,刘晓丽 | 全球化与信息化新形势下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探讨分析 |
6 | 成都师范学院 | 郭平 燕镇鸿 |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变革 |
7 | 成都师范学院 | 孙自挥 | 我国外语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具身-嵌入新取向 |
8 | 成都文理学院 | 谢晓东 |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国际传媒文化课程的教改研究 |
9 | 成都文理学院 | 李洪兵刘琴 |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教学改革研究 |
10 | 成都中医药大学 | 丁 丹 胡 媛 | 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|
11 | 成都中医药大学 | 同昭燕 杨帆 李勇 李阳倩 | 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调查与分析 |
12 | 成都中医药大学 | 吴纯洁 罗进学 吴曦 李勇 袁斓 王瑾 余奕 |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|
13 | 川北医学院 | 李春平 | 高等医学综合改革进程中“学院型医院”的构建 |
14 |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| 张珍誉 | MOOC对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|
15 | 绵阳师范学院 | 侯小兵 | 师范生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制度认同—基于东中西部4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|
16 | 攀枝花学院 | 彭方志 罗正生 | 攀枝花学院混合式慕课(MOOCs)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|
17 | 攀枝花学院 | 王宇 | 偏远地区应用型本科“双元制+慕课运用”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|
18 | 四川传媒学院 | 曹 典 | 《新常态下高校影视传媒类教材建设的路径思考》 |
19 | 四川传媒学院 | 邓明潞 | 《浅论新传播环境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改革的策略》 |
20 | 四川传媒学院 | 董孝璧 刘 彤 | 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大数据路径及“后发优势”思考》 |
21 | 四川传媒学院 | 胡雪梦 | 《试论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带来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变革——以影视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例》 |
22 | 四川传媒学院 | 李 序 刘伟炜 | 《影视创作“全民化”背景下的影视专业教育思考》 |
23 | 四川传媒学院 | 刘乐 | 《浅论新传媒环境下高校影视摄影艺术教育向应用型转型的思考》 |
24 | 四川传媒学院 | 罗 飞 赵 静 | 《慕课给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带来的启示》 |
25 | 四川传媒学院 | 马振伟 张丽丽 | 《教改背景下,个性化翻转课堂的构建》 |
26 | 四川传媒学院 | 任丹丹 徐红旭 | 《深入研究多媒体教学体系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》 |
27 | 四川传媒学院 | 唐春梅 | 《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——四川传媒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案分析》 |
28 | 四川传媒学院 | 涂娇娇 | 《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带来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变革——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应用型教学的改革》 |
29 | 四川传媒学院 | 王黎黎 | 《互补 互动 互融 ——信息技术发展下设计学科教学模式的整合》 |
30 | 四川传媒学院 | 肖 芳 钟永建 黄通文 | 《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的影响研究》 |
31 | 四川传媒学院 | 游 又 | 《新媒体对于艺术、美学教学的影响》 |
32 | 四川传媒学院 | 袁帅 | 《浅析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中应用型摄影教育的机遇与挑战》 |
33 |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| 陈 珍 | 信息化浪潮下的数字高校数字课堂构建 |
34 |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| 陈贵彬 | 微课与慕课在高校教育中结合应用探讨 |
35 |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| 赵威 王艳 王娜 | 全球化与信息化对国内高职教育影响研究 |
36 |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| 肖红波 康敏 | 信息化浪潮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索 |
37 | 四川理工学院 | 雷崇华 | 以工程教育认证改进工程专业职业指导教育 |
38 | 四川理工学院 | 刘永春 | “神经网络”课程开放式案例教学设计 |
39 | 四川理工学院 | 王小平 | 高校人文困境及其文化自觉 |
40 | 四川旅游学院 | 冯贤贤 肖猛 袁新宇 | 翻转课堂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的运用—以《烹饪工艺学》课程为例 |
41 | 四川旅游学院 | 李想 刘思奇 | 国际化高端技能型烹饪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|
42 | 四川旅游学院 | 刘军丽 | 慕课: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理路思考 |
43 | 四川旅游学院 | 杨樱 高坤 刘仙 | 大数据背景下《创新与创业教育》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初探—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 |
44 | 四川民族学院 | 唐明钊 | 自媒体时代信息对学生的负面因子分析 |
45 | 四川农业大学 | 陈莉 | 高等农业院校《金融市场学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——基于四川农业大学金融专业的调查 |
46 | 四川农业大学 | 陈铭 | 面向家具产业集群的产品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|
47 | 四川农业大学 | 程 亚 | 虚拟情境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研究 |
48 | 四川农业大学 | 董梅 | 全球化与信息化冲击下人文学科教学探讨——以《英美文学》教学为例 |
49 | 四川农业大学 | 符刚等 | 试论大学“善教”的基本要素与逻辑关联 |
50 | 四川农业大学 | 何可、母贵琴、刘涛、傅新红、杨文钰 | 探索新时期科研促教学有效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|
51 | 四川农业大学 | 侯维 | 基于院企合作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探——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为例 |
52 | 四川农业大学 | 胡滨 | 食品安全新形势下《食品卫生学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|
53 | 四川农业大学 | 黄强、 张洁、王曼韬 | 课程信息平台和ims群组管理模式下基于课程助理和任务驱动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 |
54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江丽 陈东立 | 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|
55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李后建 |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技术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—以科技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 |
56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李静波 庄萍萍 李晓东 王韬 | “大学工”模式服务于学风建设的初步探索 |
57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李云春 | 信息交流技术与非师范高校化学课程的整合----基于“低头族”的解决方案研究 |
58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李自强 | 互联网+环境下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初探 |
59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林东川 茅文 张明星 梁善祥 | 新媒体时代下《高级财务会计》课程创新研究 |
60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尚永胜、傅新红、丁海萍 | 基于智能手机客户端的高校教务管理消息推送方案分析与选择 |
61 | 四川农业大学 | 石立新 | 大学数学教育课程改革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|
62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宋 坤 蒋远胜 | 高等农业院校商业银行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讨 |
63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孙萍 | 慕课背景下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的研究 |
64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唐曼萍等 | 面向国际化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探讨 |
65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唐晓红 廖帮洪 陈东立 | 《环境学导论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|
66 | 四川农业大学 | 王建军 | 信息化条件下农林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 |
67 | 四川农业大学 | 王曼韬、王莉、黄强 | 基于校园无线网的CRS系统在大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|
68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武佳韵 | 信息化背景下“翻转课堂”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— 以农业院校动物学教学为例 |
69 | 四川农业大学 | 肖诗顺 蒋远胜 刘艳 陈莉 | 高等农业院校财金类专业订单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-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|
70 | 四川农业大学 | 谢玉佳 | 模拟教学法在《商务谈判》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|
71 | 四川农业大学 | 熊薇 | 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《人体工程学》课程教学改革和探讨 |
72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杨欣 李静波 廖杰 |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实践与思考 |
73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杨英 |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|
74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尹立子 | 兽医药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和探索 |
75 | 四川农业大学 | 余国武 | 《生物工程》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|
76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张红平 |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|
77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张洁、王曼韬、黄强、王莉 | 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---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|
78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张军杰 | 强化专业特色,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|
79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张勇,汤浩茹,贺忠群 | 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构--以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为例 |
80 | 四川农业大学 | 张志清 | 信息化背景下《仪器分析》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|
81 | 四川农业大学 | 赵玲 | 构建毒理学课堂教学延伸体系,培养学习型人才 |
82 | 四川农业大学 | 郑江坤 | 以全球化视角推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 |
83 | 四川农业大学 | 郑可等 | 多维视角下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能力体系构建 |
84 | 四川农业大学 | 朱玉蓉 魏俊益 杨启智 | 多元教学模式在《会展概论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|
85 | 四川师范大学 | 范锡文 | 《形势与政策》教学设计的思考 |
86 | 四川师范大学 | 何凡、龚永洪、郑珺、张欣哲 | 略论会计学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—以市场营销学教学为例 |
87 | 四川师范大学 | 胡艳、陈泞 | 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对学业质量的影响 |
88 | 四川师范大学 | 姬璐 | 高校艺术生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管窥 |
89 | 四川师范大学 | 兰倩 | 论组织行为学在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|
90 | 四川师范大学 | 刘冲、李松林 | 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探索 |
91 | 四川师范大学 | 刘国云 | 卓越人才培养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|
92 | 四川师范大学 | 卢东、廖明智 | 变革型教学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|
93 | 四川师范大学 | 唐稷尧、王燕莉 | 试论法律职业能力训练在中国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|
94 | 四川师范大学 | 薛源 | 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早操锻炼现状的对策研究 |
95 | 四川师范大学 | 杨敏 | “新常态”下的大学英语质量监控与保障 |
96 | 四川师范大学 | 杨洋 | 当代美国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|
97 | 四川师范大学 | 杨媛媛 | 师范院校大学英语“分类教学”模式探析 ——从师范生英语学习动机特点分析的角度 |
98 | 四川师范大学 | 张萍 | 新传播语境下的融合式新闻传播教育 |
99 |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| 罗岱 | 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营再造研究 |
100 |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| 刘乃琦 | 课程教学与高校信息化 |
101 |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| 刘芝 | 民办高职院校推广MOOC的可行性分析 |
102 |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| 沈光临 | 法语专业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|
103 |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| 朱加宁 | 顺应时代潮流 满足现实需求—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改革现状一瞥 |
104 | 四川医科大学 | 颜 丹 | 四川医科大学国际留学生皮肤性病学教学体会 |
105 | 西南交通大学 | 程学庆宋筱茜 | 交通运输大类“计算机模拟”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|
106 | 西南交通大学 | 邓君韬 柳翠 | 翻转课堂与法学教育模式变革 |
107 | 西南交通大学 | 田斌 | 慕课教学的反思与未来展望 |
108 | 西南科技大学 | 白雪 | 全球化进程下高等教育教学变革 |
109 | 西南科技大学 | 何智宇 王宇 | 信息化环境下对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冲击探讨 |
110 | 西南科技大学 | 谢鸿全 周小波 高大海 | 绵阳科技城融入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路径选择 |
111 | 西南科技大学 | 赵丽娟赵学钦 | 可持续的组织变革管理(OCMS)教学现状及挑战 |
编辑:管理员
主办: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办公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1号综合楼 技术支持: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(四川省电化教育馆) 公安部备案号: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674号 备案号 : 蜀ICP备19002444号-1
|